精神健康
精神醫療資助及社區支援計劃
項目資訊
年期
2021 - 2022
地點/地區
全港
合作機構
新生精神康復會
服務/受惠對象
基層精神病康復者

協助有精神健康問題基層人士  及早就醫

 

精神健康問題會影響個人生活,包括睡眠、社交、工作,嚴重者更會影響認知及自理能力。雖然心理輔導或其他經臨床治療能有效減輕情緒問題,但公營精神科專科門診服務的需求龐大,往往供不應求,以致非緊急的新症的輪候時間可以長達2至3年。如接受私家精神科治療,費用卻非低收入基層負擔得起,在缺乏專業支援的情況下,他們唯有繼續承受心理及精神問題的煎熬,尤其是有特別需要的兒童和青年,很多時會因久候診治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段。

 

為了讓有經濟壓力而又備受精神健康困擾的人士,能及早得到適當支援,周大福慈善基金在2016年開始,資助新生精神康復會(新生會)推出「精神科醫療資助及社區支援計劃」讓正輪候公營精神科服務之本地基層接受私家精神科門診服務,並能盡早求醫,以免延誤治療。施永青基金於2021年聯同周大福慈善基金及傅德蔭基金資助第三期的計劃。

 

除了精神科服務外,計劃亦邀請經香港心理學會(HKPS)或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公會(HKICP)註冊的私人執業臨床心理學家加入計劃,為部份個案提供臨床心理治療及咨詢,紓緩個案的情緒及心理困擾。

 

為增強精神康復者的社區支援,計劃社工會以電話聯繫方式和個案作持續跟進,助他們融入隸屬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或其他非牟利機構的訓練計劃和社會團體,參與心理健康講座、靜觀課程、運動訓練等。

 

計劃網站:http://pms.nlpra.org.hk/

 

媒體報導:

【AM730】爭取輪候公院服務前早治療 新生會助患者睇私家精神科

【香港01】90後驚恐症無先兆發病 無法乘車恐懼上班:一出門就預計有反應

【Topick】疫情損精神健康 機構助廉價求診私醫

 

 

 

機構簡介

 

新生精神康復會(下稱新生會),由一群離院精神病康復者於1959年創辦,致力開拓及提供以人為本,以復原為導向及以實證為基礎的優質社區精神健康服務。

 

 

 

項目資訊
年期
2021 - 2022
地點/地區
全港
合作機構
新生精神康復會
服務/受惠對象
基層精神病康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