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支援
社區服侍實踐計劃
項目資訊
年期
2021 - 2022
地點/地區
香港
合作機構
宣道堂睦愛中心
服務/受惠對象
青少年
受惠人數
15

練就基層大專畢業生為社會寶貴資源

 

近年因疫情及社會動盪,社會文化逐漸變得二元對立。面對疫情帶來的社會巨變,各行業發展方向前景模糊。經濟環境受疫情所創,使得一批即將投入社會的青年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受到衝擊,工作機會減少。面對疫情下的失業潮及移民潮,不少青年人對未來發展前景、自身身份及使命有所困惑。

 

宣道堂睦愛中心於2021年首辦的「社區服侍實踐計劃」共聘請15名畢業大專畢業生成會社區青年大使,而施永青基金則資助其中5名大使一年的工資。大使在導師協助下實踐社區服務,包括協助統籌及設計中心的服務及活動。計劃透過實習讓年輕人認識及實踐與家庭溝通技巧, 了解SEN學童需要,食物銀行服侍理念及計劃模式,長者需要,露宿者外展服務,基層婦女的處境,繼而學習推動和發掘可行的應對及充權的方法。此外,青年大使需要每星期參與培訓,內容包括個人由專業輔導員提供的個人成長課程和豐盛社企學會提供的社會企業課程。計劃希望青年大使透過與服務對象的互動了解其處境及需要之餘,並會通過與別人生命和個人生命之間的連繫,作出深度反思,進一步發展個人長處並回饋社會。青年大使同時需要在計劃年期內完成個人及社區反思報告,及設計一項有關基層家庭,SEN家庭,或社區的服侍計劃。參加者最後會獲得一份由督導撰寫的推薦信,讓他們更容易投入社會,成為社會更寶貴的資源及影響生命者。

 

 

 

[參加者回饋]

 

一年的實習讓我透過家訪及籌備基層婦女活動學會了如何從婦女角度出發,理解他們的需要和感受。記得疫情期間,我看到很多基層家庭突然失業,缺糧缺錢,而我其中一項工作就是要分配物資和援助金。我看到很多明明很有需要的婦女竟然說他們不需要,因為名額有限,叫我把名額留給其他更有需要的家庭。我覺得很感動,因為他們並沒有先顧及自己利益,反而會站在我和別人的的角度設想。我覺得她們很有愛。

 

一年的實習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在她們生活失意時陪伴與同行的重要性。在她們生命中最艱難的時候與他們同行,給予支持與援助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我認為基層婦女家庭到最後都需要自力更生,不可以一輩子依賴綜援或其他援助。我也有鼓勵婦女進修(例如陪診課程),目標是找到穩定工作,增加收入之餘也能讓她們覺得自己有貢獻。

 

 

 

項目資訊
年期
2021 - 2022
地點/地區
香港
合作機構
宣道堂睦愛中心
服務/受惠對象
青少年
受惠人數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