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拾荒长者建立人生下半场意义
支援北区及大埔区拾荒长者的「关怀老友」计划,是长青乐同行与「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灵合长者健康中心」合作的项目之一。计划共招募10名60岁以上曾拾荒的长者,并训练他们成为「关怀大使」,每月致电给1200名长者给予慰问,送上关心和祝福。计划亦会安排4个月一次聚会,让关怀大使可以互相分享,促进彼此的关系,亦可加强关怀大使对计划的归属感。
机构简介: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灵合长者健康中心」在2019年开始在区内接触拾荒长者,邀请他们参与同路人小组,认识其他拾荒长者及互相支持。信义会希望这群长者可从义工津贴,改善生活之余,同时可寻找人生下半场的价值及意义,发挥所长,连结社区。
|
|
[阎罗王也不要你]
最近邀请了一班拾荒街坊,参与打电话关顾服务,慰问其他体弱长者。
有些街坊总是把「不要啦!我讲话不好」挂在嘴边,我也鼓励他们不妨尝试。
有一次,一位受访长者因长期受病折磨,家人也因病而去,在电话中表达寻死的想法,当时职员听不到上文内容,突然只听到一位街坊回了一句:「阎罗王也不要你」,顿时触发了神经,正当打算出口补救之际,街坊举起单手,向职员表示「请放心」的手势。
原来街坊向受访长者表达:活到70几,即使家人离开了,自己患疾缠身,但阎罗王还没有召唤你,即表示你仍得走下去...我也有糖尿、眼疾,可能随时失明,我也要珍惜每一天,活好每一天...
街坊再向职员表达:我不会祝他早日康复,因为百病交缠不是容易痊愈,但会鼓励他勇敢地面对。
最后受访长者由起初不愿多讲,到讲到停不了口,很感谢街坊明白他的处境,有人愿意为他分担,希望再接到街坊电话。
街坊的回应是多么有sense,说什么「我讲话不好」?正因为街坊与受访者有相若的处境,彼此的苦产生连系与共鸣,容易走进对方的生命,这一种同理心或许胜过辅导员的千言万言。
街坊藉此也发现,原来微小的关心,对对方来说可以是很大的安慰,街坊开心对职员说:「下次让我继续打电话了!」
文章由信义会负责社工撰写
|
|



